姜饼屋就是用饼干搭建而成的“房子”,主要是由加了生姜粉的面团制成,所以名叫姜饼屋。它也是西方圣诞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尤其是小孩子格外喜欢,那么圣诞姜饼屋应该怎么制作呢。
姜饼屋怎么粘
姜饼屋将糖(白糖就可以)加热融化,就用它粘即可。姜饼屋是放在圣诞树下作装饰用的甜品。
用焗好的姜饼(圣诞节时吃的小酥饼,通常用蜂蜜、红糖、杏仁、蜜饯果皮及香辛料制成)组合成迷你小屋等各种形状,再用糖果和装饰品装饰。
圣诞姜饼屋的做法
用料:低筋面粉500克
辅料:黄油100克、鸡蛋60克、鸡蛋清40克
调料:水80克、红糖50克、蜂蜜70克、肉桂粉1/2小勺、姜粉2小勺、糖粉400克、柠檬汁2小勺、食用色素少许
步骤:
1、把制作姜饼的所有配料倒入碗里
2、用手混合揉匀,成为面团
3、刚开始揉成团的时候,面团表面会比较粗糙。继续耐心的揉一会儿,直到面团表面光滑就可以了。把揉好的面团放进冰箱冷藏松弛1个小时。
4、松弛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擀成厚约0.3CM的薄面片。(如果案板不够大,可以将面团分成数小份,分次来擀)。把剪好的纸片模型放在面片上,用刀依模型的边缘切割出图案。
5、把切割好的面片放在烤盘上(尽量不要变形),用叉子扎一些孔(也可不扎),刷一层蛋水液,静置松弛20分钟左右,再刷一层蛋水液,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上下火180度,12-18分钟左右(视饼干大小而定),烤到自己喜欢的上色程度即可取出。
6、一盘肯定是烤不完的,所以不用着急,我们一盘一盘来考,一定要把所有的“零件”都烤好,不要漏了。最后,还需要烤一个大面片作为底座。
7、饼干烤好并冷却以后,就可以开始拼装姜饼屋了。先制作蛋白糖霜:蛋白和糖粉混合打发,加入柠檬汁,继续打发就成为蛋白糖霜了(这一步非常简单,不一定非要使用电动打蛋器,直接用手动打蛋器就可以了)。
8、做好的糖霜,浓稠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比如我这个姜饼屋,用来粘合房子的糖霜应该稠一点,就可以少加一点柠檬汁或多加一些糖粉。装饰屋顶的糖霜应该稀一点,就可以多加一点柠檬汁。
9、在底座上开始盖房子了。首先拼装底部,用糖霜把相应的饼干粘起来。
10、再盖侧面的小房子。
11、等糖霜干透以后,开始盖屋顶。这时,房子已经具有雏形了。
12、最后,调一些比较稀一点的糖霜,用毛刷蘸糖霜刷在屋顶。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房子好好装饰一番,并在整个屋子上撒一些糖粉,梦幻小屋就完工了。
小贴士
打糖霜的时候要注意,用来画花纹的糖霜打浓厚点,至不流动为好。四周用来装饰滴落的雪,要打至慢流动性,即打出来后,提起打蛋器,糖霜慢慢滴落即可。
姜饼的种类
1.姜饼屋
姜饼屋的起源源自于德国的格林童话《糖果屋》,故事中讲述了巫婆的糖果屋中一对冒冒失失的兄妹不小心闯入了进去。由此,姜饼渐渐走上了童话故事的舞台,民间的人们也开始流行制作各式各样的姜饼屋,也有着对着姜饼屋许愿姜饼精灵会帮您实现愿望的美好传说,为这个美食增添了甜蜜的传奇色彩。在酥脆的姜饼饼干坯子上铺上甜甜的糖霜,装饰上彩色的糖果,美好的好像初雪融化一般,可以说是美好的不忍下口的姜饼美味。
2.姜饼小人
姜饼人是世界各地风靡的新年礼物,也是有着幸福美好寓意的圣诞礼物。现如今,姜饼人也有了各式各样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我走访了许多店面,发现了除传统配方外,在姜饼人的制作过程中也出现放入蜂蜜、肉桂、凤梨等新食材,开发了一些新奇好吃的口味,值得一试。
有人说姜饼屋起源于德国格林童话的《糖果屋》,也有人说是因为在西方古代,“姜”是一种昂贵的进口香料,人们只舍得在圣诞节这样重要的日子把它加入蛋糕、饼干中以增加风味。久而久之,姜饼就成了与圣诞节关联的点心。渐渐的姜饼成为童话故事的素材,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民间开始流行制作各种造型的姜饼屋,并逐渐成为圣诞节应景的食物,意义相当于我国的年糕!屋顶高耸,积满白雪的姜饼屋,墙面、屋顶全部用真正的姜饼打造,缤纷美丽,就象是人们梦中的童话世界。英国流传着一个说法,未婚女子吃下姜饼,即能遇见理想的伴侣。怀着兴奋的心情跑到武昌新世界百货18楼也就是鹏程国际A座18楼武汉帝爱歪蛋糕巧克力玩吧,做姜饼屋,从准备原料到开始制作,心里都有着孩子般的期待,就仿佛是在建造自己的梦想国度,忙碌了一个上午才完成制作,拍过照已是午后两点,都忘记自己还没有吃午餐哩。 据说有一个传说,你只要想要什么东西,就要在家里放一个姜饼屋的模型然后每天对着它许愿,你的愿望就会成真!
原料
细砂糖50G、冷水40G、蜂蜜150G、黄油50G、蛋黄1个、牛奶10G、小苏打3G、泡打粉4G、玉桂粉2G、姜粉4G、盐2G、低粉280G。
圣诞姜饼屋
做法
1、细砂糖放锅里小火煮至金黄后加入冷水,熬成焦糖液。
2、关火加入蜂蜜,加入黄油,冷却备用。
3、所有粉类过筛混合加入蛋黄,拌匀。
4、在3中倒入2,揉成面团。用保鲜膜包起来松弛半小时以上。(面团不要揉出筋)
5、将面团擀成薄片。
6、用硬纸板将姜饼屋的模型剪下来。放在面饼上,按模型刻出来。
7、表面刷上蛋液。
8、烤箱预热180度,小块的烤8分钟左右。大块的10-15分钟。
9、放凉后使用。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要来了,虽说是外国人的节日,但是对于有小朋友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个大节日了,我家的悠悠现在小可能不知道,但是乐乐也和大家一样早早的期待着圣诞节,天天问我圣诞老人什么时候来,他从哪里来,会送什么礼物给他,对于小朋友来说这种童话世界般的圣诞节其实也没有几年,所以必须要给他一个美好的记忆,好好准备这个节日
这次准备了一整个系列的,包括姜饼屋、糖霜饼干和翻糖圣诞老人
这个主要是介绍姜饼屋的做法,姜饼屋的做法又分为两大部分,一部份是姜饼的做法,还有一个是糖霜来组装
圣诞节糖霜饼干的做法近期会更新出来。抢先看的可关注微博:零零烘焙
用料
姜饼材料
低筋面粉 300克
鸡蛋液 30克
黄油 60克
蜂蜜 50克
糖粉 50克
红糖 50克
姜汁 10克
水 20克
肉桂粉 2克
糖霜材料
糖粉 150克
蛋白粉 8克
凉开水 20克
食用色素 适量
圣诞节姜饼屋(超详细)的做法
姜饼需要用到姜汁,姜汁我是现打的,如果有姜粉的话可用10克姜粉代替,水量加10克即可。姜洗净切片放入碗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加少量水打成泥,粗一点也没关系,把姜汁打出来就可以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然后过滤,滤出姜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准备好所有做姜饼的材料,黄油溶化备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红糖加水、蜂蜜和姜汁,搅拌至糖溶化,如果红糖颗粒太多可隔热水来搅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低筋面粉和肉桂粉糖粉一起筛入到盆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再加入黄油和鸡蛋,用橡皮刮刀先拌一下,看不到液体流动即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再戴上食品手套拌匀捏成团,盖上保鲜膜置静半小时,室温高的放冰箱冷藏半小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用可食用铅笔画好图纸,按照图出剪出纸样,前后片我只画了一个,门先不要剪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取出面团,放在烤布上,入烤箱的硅胶垫也可以,在垫子上用刷子刷一层薄粉,然后在面团上盖上保鲜膜,擀成0.3厘米左右厚的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撕去保鲜膜,用轮刀根据纸样裁出形状,多余的部分去掉留着继续做,裁的时候尽量大块和小块的分开烤,这样烤出的颜色会均匀一些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形状切割好后用叉子插出孔排气,把整个垫子拖入到烤盘中,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75度烤15分钟取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同样的把其它的零部件全做好,最后多的擀成大片做底,底片要比底子的底大一些才行,薄点也没关系,这个量刚刚好,前面做的时候厚度要把握好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全部饼干烤好后放凉等待组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下面开始做糖霜,糖粉和蛋白粉放入碗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加入温水或凉开水拌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然后用电动打蛋器打硬一些,糖霜就做好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取一点糖霜加上红色色素和凉开水调成需要的颜色和稠度,水一点一点的加,以防糖霜太稀,稠度可以先在调色板上试一下,调好后装入一次性裱花袋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裱花袋底部剪出一个小口子,画出门框和窗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同样的调出一些白色的糖霜来粘合组装姜饼屋,先装四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等四周干了后再装屋顶,屋顶装的时候一面干了再装另一面,这样倒着装固定的比较好一些,这样把烟囱和底部都装好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屋顶先用深色画出纹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纹路干后再挤上调好的白色糖霜,厚点薄点看自己喜欢,有纹路再加白色糖霜这样挂下来才会比较有层次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花环用的是翻糖模具直接压的,用糖霜粘上去就可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全部完成后的样子,屋顶上挂的雪最后挤,挤好放干就行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小贴士
1、糖霜的稠度越高粘性越大,粘合的时候稠一点就可以,铺层顶的时候可以稀一点流动性好一些
2、粘合的时候不能急,糖霜干后就牢固了,再进行下一步
相传姜饼屋来源于格林童话中的《糖果屋》。《糖果屋》讲述的一对兄妹被继母扔在大森林中,迷路的他们来到了魔女的糖果屋,被抓并差点被吃掉,但凭借机智与勇气,两人最终脱离魔掌的故事。渐渐的姜饼成为童话故事的素材,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民间开始流行制作各种造型的姜饼屋,并逐渐成为圣诞节应景的食物。
关于姜饼屋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在西方古代,“姜”是一种昂贵的进口香料,人们只舍得在圣诞节、复活节这样重要的日子把它加入蛋糕、饼干中以增加风味,并有驱寒的功用。久而久之,姜饼就成了与圣诞节关联的点心。
姜饼屋是放在圣诞树下作装饰用的甜品。用焗好的姜饼组合成迷你小屋等各种形状,再用糖果和装饰品装饰。
在英国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未婚女子吃下姜饼,即能遇见理想的伴侣。在赋予了圣诞节的气氛之后,姜饼很快就被大家广为流传,成为圣诞节应景的点心。在欧洲有一种"姜饼市集",市集中会因不同的季节提供不同形状的姜饼。其中德国的纽伦堡更享有"姜饼之都"的美誉。
渐渐地姜饼成为童话故事的素材,制作成各种造型的姜饼屋,而美国人更将姜饼屋的气氛推到极致,成为深受世界各地回响的姜饼屋。
小的时候比较害怕蜜蜂,以为蜜蜂会蜇人。长大后才知道蜜蜂一般是不会蜇人的,对人类具有攻击性的是马蜂。而蜜蜂是一种辛勤的小动物,它们兢兢业业,一方面为花朵传播花粉,另一方面为人类生产蜂蜜,作用极大,于是不禁产生敬佩之情。
蜜蜂被大家称为辛勤的园丁,其实还有一份职业、一群人也被赞为辛勤的“园丁”,他就是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三尺讲台之上,老师们挥动着手中的粉笔,尽可能提高自己讲课的声音,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感到辛苦,依旧孜孜不倦和学生们传授着书中的知识,教导大家做人的道理。
编者印象比较深的是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周老师。当时课上我们在默写“一片一片又一片,香山枫叶红满天”的时候,自己总是写不好“满”这个汉字。后来下课,周老师在课间手把手教我写了好多遍,自己才会写这个字。
我的周老师不仅在学习上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生活、做人方面也给了许多的关怀。有一次,我的自行车在半路掉链子了,自己又不会安装,还是周老师从大老远跑过来给我安上的。周老师说他是听到过路学生说我的车链子掉了,然后就赶过来了。
在自己小学升初中的时候,我就要离开周老师了。小学毕业那天,周老师把一个班的学生都叫到家里去吃饭了,因为是农村的学校,其实人也不多,总共就30多个学生。周老师告诉大家,以后一定要用功读书,报效祖国,感恩父母。
老师还特意叮嘱我,以后去到城里读书,可不比在农村学校读书。竞争力会更大,优秀的学生也会更多,他让我千万不能因为失败气馁。其实,当时我听得是云里雾里,不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只是觉得老师家的红烧肉做得很好吃,虽然周老师家里平时很少会吃肉。
再后来,我读了初中、紧接着进入高中、考上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工作了。社会上压力很大,我也一直很努力,幸运的是过得还不错,当然这也得感谢我的周老师。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望周老师,和他聊聊工作和生活。周老师总是笑眯眯的逐个摸着大家的头,说我们长大了。同时叮嘱我们做人要“正干”,要努力,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做一个有用之人。
马上又快到教师节了,很高兴又能见到我的周老师了。同时也祝愿全天下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