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检查的是看体内是否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25羟维生素D是维生素D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测定主要是看维生素D的水平。维生素D对人体的肌肉骨骼健康是非常重要,并且可以逐渐使肠道钙的吸收,促使新生的钙组织矿化,同时在肌肉功能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是成人维生素D缺乏,可以出现软骨病;如果是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会发生佝偻病。因此临床上一定要注重维生素D水平的测定。
如果25羟维生素D测定偏低,要及时的给予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普通的个体需要多少的剂量,医生一般是建议维生素D达到适宜的状态,也就是25羟维生素D的测定水平在50~75nmol/L就认为是合适的状态。
25一羟基维生素d正常值是30到100。。20到30是不足,10到20是缺乏,小于10是严重缺乏。
维生素D本身无生理作用(H.F.DeLuca等,1971)。用H3标记的D3进行研究,在肠道被吸收的D3首先在肝脏里发生C25的羟基化作用,变成25-羟基D3,它在肾脏线粒体中变为1,25-二羟基D3后被送至小肠粘膜,促进维生素D特有作用的钙的吸收。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正常值范围是8.0~30.5ng/ml。
扩展资料:
25-OH-VD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因此,通过检测25-OH-VD可以确定总体维生素D的情况。25-OH-VD检测的临床应用主要与佝偻病(儿童),骨软化症、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肾性骨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有关。维生素D缺乏还和许多其他的疾病有关,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和抑郁症。
参考资料:25羟维生素D-百度百科
不是病,是晒太阳太少了,每天适当晒晒太阳就可以了。
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每天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有效的防止维生素D的缺乏。
维生素D过量表现:一些学者认为长期每日摄入25μg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这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对维生素D较敏感的人,但长期每天摄入125μg维生素D则肯定会引起中毒。中毒的症状是异常口渴,眼睛发炎,皮肤搔痒,厌食、嗜睡、呕吐、腹泻、尿频以及钙在血管壁、肝脏、肺部、肾脏、胃中的异常沉淀,关节疼痛和弥漫性骨质脱矿化。我国制定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
所以不建议口服或者注射,最安全的是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