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清新,室温维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为70%,减少探视、定时通风,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
2、 采取半卧位,即使吸出套管内分泌物。
3、 鼓励病人咳嗽,每日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拍背咳嗽,咳嗽无力者给予刺激性吸痰。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糜蛋白酶套管内滴入防止痰痂形成。
4、 切口敷料及周围皮肤应保持干燥清洁,每日更换套管下切口敷料至少两次。
5、 套管口盖双层湿润的盐水纱布,防止灰尘及异物的吸入,并可改善空气湿度。
6、 每日清洁内套管2次,全喉切除病人内套管煮沸消毒7天,半喉切除及气管切开病人内套管煮沸消毒3天。
7、 套管系带松紧要适中,结扎要牢固,防止外套管脱出。
8、 鼓励病人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保证足够水分摄入。呛咳严重者改行鼻饲饮食。
9、 每日更换吸痰盒及吸痰负压装置1次,每次吸痰后更换吸痰管。
10、 加强口腔清洁卫生,鼓励津岛漱口液漱口每日数次。
11、 拔出套管前应进行堵管练习,能平卧入睡无憋气、缺氧症状3日以上,方可拔管。
12、 密切观察拔管后并发症,如出现皮下气肿、气胸、出血等,及时报告医生
13、 对长期带套管的病人进行家庭自我护理训练。
气管切开患者通常会带管出院,没有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所以您需要学习自我照护,在家里,您该如何自我护理呢?
生活护理
1、因气管切开病人抵抗力相对较差,指导病人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商场等,禁止吸烟及饮酒,衣着合适,预防感冒等。
2、尽量保证病人居住的环境空气新鲜,湿润,经常保持通风换气,套管口经常放置纱布,减少房间异味及空气污浊,以免刺激病人引起呛咳。
3、指导病人适当的体育锻炼,气管切开的病人往往对体育活动没有信心,担心活动后会引起套管的震动而造成憋气,因此消除病人的顾虑,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例:短距离的散步,深呼吸运动和一般的上下肢活动等均可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的感染。
4、指导病人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食和软食。如:鱼、蛋、瘦肉、青菜、水果 等,避免刺激或过硬食物引起病人吞咽时挤压气管造成憋气,诱发呛咳。
气管套管的护理
让病人经常取平卧位,头稍向后仰,床头抬高30度,以感到颈部舒适为原则。
1、根据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酌情每天消毒内套管1-3次。消毒时,先鼓励病人咳嗽,咳出痰液后按凹口方向取下套管,用毛刷反复清水刷洗内管内面,直至无脓痰及干痂为止,用开水煮沸15-20分钟备用,不宜用凉水煮沸。
2、放管时一手扶外管,一手将内管缓慢放入,旋转套管,锁住套管。
3、不要随意更换或调节气管系带,以防发生脱管。
4、根据纱布垫上分泌物的多少,每天更换1-3次,更换前先用用75%酒精消毒套管周围皮肤。避免切口产生局部炎症。
5、请您学会有效咳嗽,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家中备吸痰器。
吸痰方法:①选用管径小于内套管1/2的吸痰管 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取痰液 ③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④吸痰时间少于15s/次。
6、湿化气道 按时完成雾化吸入3/日及气管内滴药每隔半小时一次
药物配置及用法:生理盐水100ml+糜蛋白酶8000u(雾化药与气管内滴药可同用)
雾化药用法:8-10ml/次 滴药用法:1-2ml/次
6、请您多饮水,因气切病人用套管呼吸,体内不显性失水较多,故指导病人多饮水,以湿润呼吸道。
7、家属、邻居们要体贴病人,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多和他们进行语言和文字上的交流,以消除病人的自卑感,可指导病人用食指堵住套管口发音。
8、患者要经常观察自己的病情,如咽部有异物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发热、气切造瘘口有脓性、血性分泌物、疼痛及伴随症状,及时来院复诊,有利于病情恢复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保持内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分泌物过多时,甚至间隔半小时清晰次。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
2.
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温度宜再22℃
左右,湿度在90%以上,用蒸汽吸入疗法,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药物。
3.
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气管切开后,呼吸应通畅无阻。如病人再度发生呼吸困难,应考虑一下种原因,并针对原因,及时处理:
①
内套管阻塞:迅速拔出内套管,清洁后再放入,呼吸即可改善。
②
外套管阻塞: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入管内深处痰液,必要时换管。
③
外套管脱出:立即将原套管再度插入气管内。
4.
防止感染:每日换药1次,保持伤口清洁,酌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
拔管:若喉阻塞或下呼吸道阻塞症状解除,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1—2昼夜,如病人于活动、睡眠时呼吸平稳,可在次晨拔除套管,用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
伤口都能自愈。拔管1—2天内应加严密观察。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加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一是气囊滑脱堵塞,二是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注意以下几点; 1、按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 3、术后可进食全流或半流,观察进食情况,注意有无呛咳。4、术后24小时内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变化,发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声带麻痹、窒息等,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5、观察伤口渗液和颈部肿胀情况,敷料浸湿应及时更换。
以岭医院李建军主任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