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不同 心率是指我们心态平和,处于安静状态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虽心律是指心跳的节律。代表情况不同 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10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
1、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健康成年人安静时平均心率为75次/分。这样,心脏一舒一缩,也即搏动一次需要0.8秒,这0.8秒叫做心动周期。其中心房收缩期约0.1秒,舒张期约0.7秒;心室收缩期约0.3秒,舒张期约0.5秒。
2、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
3、心率,现代汉语将心率解释为“心脏跳动的频率”。频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某件事情发生的次数。两种解释合起来就是,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意思。
4、心率是指心脏收缩的速率,次/分钟。一般成人的心率是在60-100次/分之间。
1、运动员或体质好的,可以一分钟50-60次。也就是说,心率越低,心脏的收缩能力越强,一次心脏收缩所放出的血越多,也就是体质越好;但是,太低也不好。
2、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率都会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年龄越小的人心率越快。而老年人的心率一般比年轻人要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要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如果平时一直心跳低于60或高于100次,建议做个心电图看看。心跳太慢不能维持人体所需的血流输出,心跳太快心脏的负荷、耗氧量会增加。所以太快太慢都不好。
1、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健康成年人安静时平均心率为75次/分。这样,心脏一舒一缩,也即搏动一次需要0.8秒,这0.8秒叫做心动周期。其中心房收缩期约0.1秒,舒张期约0.7秒;心室收缩期约0.3秒,舒张期约0.5秒。
2、心率名词解释: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
3、“心率”的意思是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读音:xīn lǜ 心率差异: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